跳至主内容

虚拟导览

30 个景点
1

澳门博物馆

澳门博物馆是一间展示澳门历史和多元文化的博物馆,馆内的展品以其丰富和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展示数百年来澳门的历史变迁,讲述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在澳门和平共处的生活。 博物馆的一楼展区介绍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在十六世纪葡萄牙人到达澳门之前各自的发展历程、澳门的早期历史、中国人与葡萄牙人在...

2

澳门大赛车博物馆

旅游局辖下的澳门大赛车博物馆于2021年6 月1日正式开幕,扩建后的澳门大赛车博物馆楼高四层,总建筑面积较之前的大赛车博物馆增加六倍至约16,000平方米,为参观者提供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相关知识、娱乐、休闲和学习体验等。是次改建工程,荣获LEED (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3

澳门科学馆

澳门科学馆由建筑大师贝聿铭及贝氏建筑事务所设计,建筑物的整体建筑面积约为20,000平方米,由展览中心、天文馆、会议中心三部分组成。 展览中心 展览以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并重的互动展品为主,让参观者从亲自动手的过程中享受探索科学的乐趣。 天文馆 拥有全球首间达到8,000×8,000像...

4

澳门文学馆

位于荷兰园大马路95号A-B座的澳门文学馆,建于1920年代,原为公务员住宅,属澳门被评定的不动产—“荷兰园大马路89号至95G号”建筑群的组成部分。该建筑群由七座连排别墅式住宅构成,风格协调连贯。本馆为典型葡萄牙住宅设计,楼高两层,二楼有阳台,屋前设花园,外墙以...

5

澳门艺术博物馆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澳门艺术博物馆(艺博馆),成立于一九九九年三月十九日。总面积一万零一百九十二平方米,展览面积逾四千平方米,是澳门规模最大的文物艺术类博物馆。澳门艺术博物馆楼高五层,馆内有各类展览空间:四楼以展出中国传统艺术为主、三楼主要展出艺博馆馆藏、二楼设有大型专题展览厅。而毗邻的澳门回归...

6

白鸽巢前地

位于澳门著名的白鸽巢公园前面,邻近民居,历史建筑东方基金会会址、圣安多尼教堂,以及著名的基督教坟场就在附近。白鸽巢公园内的绿树林荫延展而出,两旁设有长椅,是居民休憩的好去处。 线上虚拟实景(VR)

8

大炮台

大炮台创建于1617年,至1626年建成,名为圣保禄炮台,澳门居民多称为“大炮台”。炮台占地约一万平方米,呈不规则四边形,是当时澳门防御系统的核心,构成一个覆盖东西海岸的宽大炮火防卫网。 线上虚拟实景(VR)

9

大三巴哪咤展馆

澳门哪咤信俗历史悠久,世代相传,2014年列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展现澳门文化的多样性,以及促进澳门哪咤信俗的长期保护和永续发展,由文化局筹建、大三巴哪咤庙值理会和街坊们支持协助的“大三巴哪咤展馆”于2012年开幕,让市民及游客前往参与,深入了解哪咤信俗的节庆历史文化。 “大三巴哪咤展馆”...

10

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是天主之母教堂(即圣保禄教堂)正面前壁的遗址。 圣保禄教堂附属于圣保禄学院。该学院于1594 年成立,1762年结束,是远东地区第一所西式大学。1835年一场大火烧毁了圣保禄学院及其附属的教堂,仅剩下教堂的正面前壁、大部分地基以及教堂前的石阶。自此,这便成为世界闻名的圣保禄教堂遗址。本地人...

11

大堂前地

大堂是澳门天王教最重要的教堂之—,历史悠久,大堂前地相传是澳门首场弥撒的举行地, 无论从宗教还是历史角度 ,大堂本身及周围的建筑物均具有甚高的价值。 线上虚拟实景(VR)

12

典当业展示馆

新马路末端座落著一幢原为当铺的建筑物,现已改建为典当业展示馆。 典当业是一门古老的行业,在现代银行系统成立之前,典当业是澳门和中国其他地方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份。 这座建筑物于1917年落成,名为德成按,原属富商高可宁。 整座建筑都是以防火、防水、防盗和防土匪为目的而设计。 现时典当业已经式微,传...

13

东望洋炮台(含东望洋灯塔及圣母雪地殿圣堂)

东望洋炮台(修筑于1622 年)位于澳门半岛最高峰东望洋山之巅,俯瞰整个半岛,炮台上建有一灯塔及小教堂。东望洋灯塔(建于1864年)是中国海岸第一座现代灯塔,其所在地面位置之座标值亦为澳门于世界地图上之地理定位。 灯塔侧的小教堂名为圣母雪地殿(建于1622年),教堂内的拱顶和墙身绘有彩色壁画,其绘画...

14

岗顶剧院

原称伯多禄五世剧院,建于1860年,但当时只建成主体部分,至1873年才加建具新古典主义建筑特色的正立面。它是中国第一所西式剧院,供戏剧及音乐会演出之用,也是当年葡人社群举行重要活动的场所。 线上虚拟实景(VR)

15

岗顶前地

岗顶前地古称磨盘山,该地段虽然不大,但自然环境清幽典雅,人文宗教景观荟萃,著名的建筑物有圣奥斯定教堂、岗顶剧院、圣若瑟修院、何东图书馆等,加上由碎石铺成的波浪图案路面,散发着浓郁的欧陆情调。 线上虚拟实景(VR)

16

何东图书馆大楼

建于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以前,原主人为官也夫人(D. Carolina Cunha)。香港富商何东爵士于1918年购入该大楼,作为夏天来澳门消暑的别墅。逝世后,其后人根据他生前的遗嘱,将大楼赠予澳门政府作开设公共图书馆之用。1958年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 线上虚拟实景(VR)

17

旧城墙遗址

葡人在澳门建城墙,最早可追溯至明朝隆庆三年(1569年)。从当时澳门城市图可见,整个澳门城除西部内港外,北部、东部及南部均建有城墙,并于诸要塞处建置炮台,使澳门成为一座军事防范严密的城堡。现存的旧城墙遗址,正是当时所建的一部分。 线上虚拟实景(VR)

18

龙环葡韵

“龙环葡韵”是澳门八景之一。“龙环”是氹仔旧称,“葡韵”是指这里葡萄牙建筑风韵,包括海边马路的多座葡式住宅、嘉模教堂、公园等一带如诗似画的迷人景致,其中以五座碧翠凝绿的小型建筑最具代表性。 这几座建筑早于1921年落成,曾为高级官员官邸,也是具代表性的土生葡人住宅。1992年,该五座建筑被评为具建筑...

19

卢家大屋

位于大堂巷七号住宅,是澳门著名商人卢华绍(卢九)家族的旧居。据屋内左次间天井檐口的题诗年份显示,约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落成。卢家大屋是用厚青砖建造的中式两层建筑,是典型的中式大宅,也是晚清时期粤中民居温婉纤细建筑风格的典型。 线上虚拟实景(VR)

20

路氹历史馆

展览陈列内容丰富,一楼主要透过路环出土文物、氹仔前海岛市政厅地下室石结构遗址、离岛各村落之变化和宗教文化等,让观众掌握早期路氹历史及文化。二楼展览主题各异,分别介绍前海岛市政厅历史、农业及部分手工业概况、路氹建筑特色和路氹近年发展的方向,令观众对路氹近现代政治发展及经济生活有深刻的认识。 虚拟实境

21

妈阁庙

妈阁庙是澳门现存庙宇中有实物可考的最古老的庙宇,也是澳门文物中原建筑物保存至今时间最长的。该庙包括“神山第一”殿、正觉禅林、弘仁殿、观音阁等建筑物。早期称娘妈庙、天妃庙或海觉寺;后定名“妈祖阁”,华人俗称“妈阁庙”。 线上虚拟实景(VR)

22

妈阁庙前地

妈阁庙前地位于著名的妈阁庙前,频临内港,前地由著名的葡萄牙小石砖铺设而成,主要有土红及深灰两种颜色。石砖铺设成波浪形态,配合临近江流,整体感觉浑然天成,极富海岸城市风情。 线上虚拟实景(VR)

23

民政总署大楼(现市政署大楼)

民政总署大楼(现市政署大楼)前身为市政厅,建于1784年,后曾多次重修,目前规模是1874年重修时形成的,具有明显的南欧建筑艺术特色。二楼的图书馆于1929年启用,以葡国玛弗拉修道院的图书馆(Biblioteca do Convento de Mafra)为设计蓝本,装潢和家具陈设具有浓厚的古典气息...

24

哪咤庙

位于大三巴牌坊后右侧,创建于1888年,改建于1901年,庙内供奉哪咤。哪咤庙与周围建筑相比,像一个建筑小品,它不和旧城墙及大三巴牌坊竞争墩厚和雄伟,而是通过简单装饰材料以不同的虚实对比手法,体现其轻巧别致的形象。 线上虚拟实景(VR)

25

三街会馆(关帝庙)

三街会馆之所在地原为昔日澳门之繁荣市区“荣宁坊”,故其门前之社坛现仍刻有荣宁社字样,且有联云“荣居康乐境,宁享太平年”。会馆初设时只是商人议事的场所,后因馆中设有关帝神殿及财帛星君殿,祀者日众,庙宇成为会馆的主要功能。 线上虚拟实景(VR)

26

冼星海纪念馆

冼星海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作出伟大贡献的人民音乐家,他出生于澳门一个渔民家庭,经过刻苦和精进的探索,融合中西音乐技法,在短暂的四十年创作出众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洋溢著根植澳门的兼容并蓄的人文气质。其代表作之一的《黄河大合唱》在抗战期间广为传唱,鼓舞全国人民抗战的士气,激发爱国情怀。 澳门特区政府设立...

27

亚婆井前地

亚婆井的葡文意思是“山泉”(lilau),这里以前是澳门主要的水源,又靠近内港,是葡人在澳门最早的聚居点之一。澳门葡人民谣说︰喝了亚婆井水,忘不掉澳门;要么在澳门成家,要么远别重来。 线上虚拟实景(VR)

28

耶稣会纪念广场

位于澳门的标志性建筑物大三巴的石阶下,广场由古老的小碎石铺设而成,与雄伟的大三巴牌坊连成—体,形成古朴优雅的文化环境。四周建筑建于1920至1930年间,其中两幢为建于十九世纪的新古典主义建筑。 线上虚拟实景(VR)

29

议事亭前地

本地居民又称此地为“喷水池”。开埠至今议事亭前地一直是澳门的市中心,两侧建筑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993年,前地一带铺设黑白色碎石地面,并砌成波浪形图案,衬托周围颜色鲜艳的文物建筑,互相辉映,使前地一带显出浓浓的南欧风情。 线上虚拟实景(VR)

30

郑家大屋

郑家大屋约建于1869年前,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郑观应的故居,是一院落式大宅。建筑虽主要以中国形制构建,但却处处体现中西结合之特色,中式建筑手法主要表现于屋顶、梁架结构、内院中多样的窗户,还有趟拢门等;而受西方或外国影响的则印证于一些室内天花的处理、门楣窗楣的式样、檐口线,以及外墙之抹灰。 线上虚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