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内容
15 个景点

望德堂文艺游

乘坐缆车登上澳门半岛最高的东望洋山,轻松漫步本澳的城市绿地。山下的望德堂区是一个街道纵横、建筑群充满古典风格的街区,亦是许多文创艺术团体进驻之地,感受这里悠然惬意的氛围和富有文化保育气息的创意园区。

3

疯堂十号创意园

2008年启用,设有两个展览厅和十个展示室,提供空间让澳门文化艺术和创意产业者展示作品。此外,园内会定期举办一些艺术课程和活动、讲座等,例如动漫同人会,角色扮演,艺术交流和音乐会等。创意园同时定期举办如编剧、摄影、录像、电影、雕塑、绘画等艺术课程。

4

艺竹苑(仁慈堂婆仔屋)

望德堂区近年发展为澳门文化创意产业的基地,区内的建筑群以黄色为主调,艺竹苑正座落于此区,充满著文化气息。艺竹苑原称仁慈堂婆仔屋,是两幢已有百年历史的黄色葡式建筑,前面有一小庭院,矗立著两棵老樟树,环境清幽雅致。仁慈堂婆仔屋在二次大战日本侵华期间收留穷人和难民,曾是“贫穷者之家”。亦有说这里曾是老人院...

5

缆车

在二龙喉公园入口处有观光缆车直达东望洋山山顶。游客可在缆车内饱览东望洋山一带的景色。

6

发达越南小食

老板将重口味越南菜进行了本土化改良,让店内的菜肴既美味又健康。生熟牛肉粉的汤底由牛骨、牛腩、鸡肉熬制十几个小时,鲜味爆炸。所谓“生熟牛肉米”就是生熟牛肉都有一些,是店家出于牛肉过熟就会发硬的考量。越南米粉运过来保存期短,便改用广东米粉,保障食品安全。越南扎肉卷用米皮卷肉菜,更...

7

祖儿

十三年正宗泰国菜老店,选用泰国进口材料。蚝仔铁板烧用新鲜蚝仔打入鸡蛋及香料,摊到铁板上煎制而成;地道泰国腌木瓜沙律,将木瓜丝和泰国香料等拌匀,以生菜包裹,入口酸爽;纯净水加糖和泰国茶叶,用泰国传统煮法制成甘甜泰式奶茶;泰国芒果糯米饭,甘甜略带微咸,风味别具一格。值得一提的是,泰国芽菜是本店招牌食材...

8

新泰屋泰国餐

十三年老店,聘用泰国厨师,烹饪地道传统泰国菜,同时研发适合澳门的特色风味美食。泰式岩烧腊鱼精选新鲜鱼肉,通过烧制佐以秘制泰式酱汁;泰式烧猪梅柳则用雪花梅肉加入泰式酱料烧制;虾饼、香叶鸡、鱿鱼、蚝仔、春卷等多款组合的炸杂锦,解救选择困难症;丰富美味的椰青焗海鲜,以新鲜椰青和泰国酱汁,焗多款新鲜海鲜,鲜...

9

泰国笃笃

笃笃的泰式生虾刺生夹著蒜头一起吃可去除腥味,又不会抢了虾的鲜甜,再配上自制酱汁,更是一绝。或许咖喱面包随处可见,但笃笃提供了绿咖喱的选择,更加香滑顺口易接受,可选猪牛鸡肉做配,面包脆,咖喱滑,惹味又开胃。虾饼名副其实,没有淀粉全靠师傅大力舂,成就弹牙爽口松脆的一级口感,再搭配秘制酸梅酱,既满足又清爽...

10

礼记雪糕

“礼记雪糕”由邝礼敬先生于1933年创办,开业初期,以手推车沿路摆卖雪糕,后开设自己的店铺,于60年代迁至荷兰园现址经营,至今店内外都走怀旧朴素风,是澳门硕果仅存的冰室之一。现由第三代传人邝永灿先生接手。 上世纪70-80年代澳门经济发展起飞,当时流行到冰室消暑,造就“礼记雪糕”业绩的高峰年代。创办...

11

伙牛越南料理

澳门街四年老店,把街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招牌伙牛为初次到店必尝,牛骨药材熬足八小时汤底,营养浓郁;纽西兰进口牛柳不干柴,入口即化;更有牛展牛耳牛筋,堪称牛界“全家桶”!越式猪扒饭为地道吃法,限量供应,足料丰富,米饭吸饱汤汁,除猪扒骨无一处不好吃。炸春卷拒绝半成品,从皮到馅自己制作,配搭多种蔬菜,缓解...

12

东望洋炮台(含东望洋灯塔及圣母雪地殿圣堂)

东望洋炮台(修筑于1622 年)位于澳门半岛最高峰东望洋山之巅,俯瞰整个半岛,炮台上建有一灯塔及小教堂。东望洋灯塔(建于1864年)是中国海岸第一座现代灯塔,其所在地面位置之座标值亦为澳门于世界地图上之地理定位。 灯塔侧的小教堂名为圣母雪地殿(建于1622年),教堂内的拱顶和墙身绘有彩色壁画,其绘画...

13

澳门中央图书馆

初期附属于利宵中学,馆址设于圣奥古斯定修道院。该馆发展历程艰辛,于1917年至1929年间先后搬迁至圣约瑟修院、峰景酒店大楼、塔石残疾人收容所及市政厅(市政署前身)大楼,然后经历了一段较长时间。及至1983年,迁至荷兰园大马路一幢古典建筑物内,遂后发展壮大至今。 周边与文化局大楼、澳门档案馆及塔石艺...

15

澳门文学馆

位于荷兰园大马路95号A-B座的澳门文学馆,建于1920年代,原为公务员住宅,属澳门被评定的不动产—“荷兰园大马路89号至95G号”建筑群的组成部分。该建筑群由七座连排别墅式住宅构成,风格协调连贯。本馆为典型葡萄牙住宅设计,楼高两层,二楼有阳台,屋前设花园,外墙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