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内容
44 個景點

其他景點

澳門除了保留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的「澳門歷史城區」,也有大量傳統及全新的旅遊景點。旅客可參與刺激的冒險遊戲,享受新落成的休閒設施,體驗不同特色的文化和宗教信仰,欣賞大自然和野生動植物,讓旅客獲得難得的豐富體驗! 

1

澳門大熊貓館和珍稀動物館

澳門大熊貓館位於路環石排灣郊野公園內,建築佔地約3,000平方米,整個建築利用現有的地形結合建築的特性進行設計,依山而建,呈扇形的分佈。 館內設有兩個面積各約330平方米的室內活動區和一個面積約600平方米的室外活動場,以供大熊貓活動之用。室內活動場地的旅客參觀區設有兩條高低分佈的觀光廊道,可以同時...

2

澳門旅遊塔會展娛樂中心

座落於南灣新填海區,塔高338米的旅遊塔,是一個集旅遊、觀光、表演、會議、展覽、購物、餐飲、娛樂及通訊於一體的綜合設施。 塔樓離地面223米,樓高達四層,包括兩層高的觀光主層,內有玻璃地面,可從觀光層鳥瞰澳門;還有一個可容納250人的旋轉餐廳,視野55公里,讓人盡覽澳門地區、珠江三角洲和部份香港離島...

4

金蓮花廣場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澳門回歸祖國的第一天,由中國國務院贈送的大型鑄銅貼金雕塑「盛世蓮花」於綜藝館前金蓮花廣場揭幕。 「盛世蓮花」主體部分由花莖、花瓣和花蕊組成,共16個造型,採用青銅鑄造,表面貼金,重6.5噸;基座部份由23塊紅色花崗岩相疊組成。雕塑總高6米,花體部份最大直徑為3.6米。 蓮花盛...

5

澳門文化中心

澳門文化中心為本地及來自世界各地的演藝者提供國際級的表演場地,令各類型的文藝活動在本澳更加普及,既可滿足澳葡文化薰陶之需求,同時又可提升本地文藝的生活質素。 音樂節、藝穗節等毎年定期在中心上演,為澳門及鄰近區域觀眾帶來豐富的文化生活。多年來,澳門文化中心上演過多齣著名的音樂劇,如《小飛俠》、《愛登士...

6

媽祖文化村

由澳門中華媽祖基金會策劃興建的媽祖文化村,其主體建築 - 天后宮早前舉行落成慶典。天后宮的建築風格按照中國古建築的傳統規制設計和建造,是集閩南古建築藝術、宗教、民俗、文化、休閒等價值於一身的旅遊設施。 而文化村天后宮梳妝樓工程亦於03年12月10日舉行上樑儀式。梳妝樓是媽祖日常起居之所,是天后宮建築...

7

關閘

從澳門前往珠海的旅客,現在可更方便,因為關閘新客運總站現已正式啟用。關閘廣場地下客運總站採用完善的交通安排,旅客可使用連接客運總站和廣場的樓梯、扶手電梯及升降機進出客運站。站內附有清晰指示,並設有十七條巴士線全面提供服務。地下客運總站的兩側還設有廁所及電話亭,而計程車站則設在上層地面。 建于1870...

8

郵政總局

位於新馬路議事亭前地側的郵政總局,原址是中國慈善機構「同善堂」。1929年,由澳門歷史上第一位考取海陸工務廳總策劃師的華人陳焜培設計,於現址屹立的大樓,極具古典風格,多年來為澳門人提供郵政及儲金服務,隨著時代發展,今日的郵電局更提供電子郵務、推廣等服務。遊客入內參觀時,可以選購喜愛的郵票,寄送澳門特...

9

觀音蓮花苑

暫停開放

位於宋玉生公園和何賢公園盡頭對開的人工島上。 觀音像高20米,由青銅製成,觀音蓮花寶座是一所佛教文化中心。中心內的展品為觀眾提供了有關儒家學說、佛教和道教等思想和宗教方面的資料。 觀音蓮花苑內除出售與蓮花苑及澳門博物館有關的紀念品外,還出售文化局的書籍和刊物,如有關澳門歷史的著作、檔案資料、文學作品...

10

荔枝碗船廠片區

荔枝碗船廠片區為澳門被評定的不動產,是次活化的片區佔地逾三千平方米,是以本地造船業為主題的遊憩文化活動空間。現場設有專題展覽、特色市集、即興藝術體驗區及「藝遊人」展演空間等,遊人可從中了解澳門造船業的發展歷史,探尋專屬荔枝碗村的人文風情。

11

澳門檔案館

珍藏大量關於葡萄牙海外探險、澳門與歐洲、中國、日本以及東南亞國家之間有關政府、城市、宗教和民間方面的信函、書籍和手稿,其中從1587年至1786年間的最具歷史價值的史料都以縮微膠卷存放。 澳門檔案館位於荷蘭園大馬路,塔石球場對面的一排建於二十世紀初、具典型歐陸風格的建築群內。這些兩層高的樓房經過重新...

12

澳門中央圖書館

初期附屬於利宵中學,館址設於聖奧古斯定修道院。該館發展歷程艱辛,於1917年至1929年間先後搬遷至聖約瑟修院、峰景酒店大樓、塔石殘疾人收容所及市政廳(市政署前身)大樓,然後經歷了一段較長時間。及至1983年,遷至荷蘭園大馬路一幢古典建築物內,遂後發展壯大至今。 周邊與文化局大樓、澳門檔案館及塔石藝...

13

沙梨頭圖書館

原建築由七幢舊建築群組成,建於三十年代,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歷史,建築風格富有澳門昔日內港沿海的建築物特色,採用“騎樓式”的建築設計,騎樓建築是歐陸與東南亞地域建築特點相結合的一種建築形式,類似的建築物在澳門已為數不多。

14

路環圖書館

路環圖書館約建於1911年,前身為路環議事公局學校。路環圖書館為區內居民提供舒適的閱讀空間,建築物樓高一層,與附近建築物風格相配,環境清幽宜人。 除可漫步堤岸,旅客亦可選擇租借單車漫遊舊市區,若細心察看,還會發現不少昔日與漁業相關的有趣街巷。

15

伊斯蘭清真寺及墳場

澳門清真寺座落在水塘及外港客運碼頭對面。據說,澳門清真寺最早是由跟隨葡萄牙軍隊來澳的回教徒所興建,這些回教徒是葡萄牙軍隊在果阿、孟買等地招募的士兵。清真寺始建於80年代初,鄰近的墳場葬有一些印度帕西人和各地的回教徒。這些墓地有逾百年歷史,見證了多個世紀以來,澳門一直是個具多元文化的社會,以及伊斯蘭教...

16

澳門美高梅天幕廣場

天幕廣場位於澳門美高梅的中心地帶,設計蘊含濃厚的古歐陸風格,同時糅合澳門的葡萄牙文化遺產特色。廣場北面的建築是仿照葡萄牙里斯本中央火車站的外牆設計,正正是澳門承傳葡萄牙文化之最佳寫照。身處其中,仰望圓拱形的天幕,柔和日光自天空傾瀉而下,整個廣場變得澄澈輝麗。

17

美獅美高梅視博廣場

視博廣場位於美獅美高梅酒店的核心地帶,樓高逾四層,面積相當於一個標準足球場,並使用無柱式建築結構,其天幕為澳門創造首個建築及結構範疇的健力士世界紀錄™榮譽,被評為最大型的懸跨網架式結構玻璃屋頂(自支撐)。 廣場四周設有25個面積大小不同的LED螢幕,展示一系列來自全球各地、獨一無二且匠心...

18

冼星海紀念銅像

冼星海紀念銅像位於冼星海大馬路與柏林街交界處。 冼星海出生於澳門,一生中創作了無數激動人心的作品,是公認卓有成就的人民音樂家。他的作品體現了鮮明的時代性,尤其是《黃河大合唱》的雄壯音樂,是中華民族自強奮進的不朽戰歌。

19

戀愛巷

戀愛巷的名字源於其葡文名稱 「Travessa da Paixão」,其中「Paixão」即英文的「Passion」,是「熱情」的意思。當年葡萄牙人選用此名,原意是想表達信徒對天主的虔誠熱愛,但後因翻譯上的美麗誤會,造就了「戀愛巷」這個唯美的街名。如今,戀愛巷因其特殊的名...

20

俊秀圍/俊秀里

俊秀圍以往匯集懷舊和古董店家,而現時則有不少特色餐廳和小店進駐,逐步發展成為新舊融合的文青小巷。巷弄兩旁的文創商店及路上的新潮塗鴉,配合空中掛滿了裝飾,是文藝青年的新興打卡熱點。

21

關前正街及關前後街

關前街的名字源於昔日曾是管理澳門對外貿易的海關,現這一帶開發成特色老街。該區仍保留本澳傳統產業的商舖,如神香、二手舊物和古董等,也有一些店舖翻新成特色咖啡店和文創店等,且不定期舉辦活動與文創市集,吸引旅客到訪。 擴增實境 關前薈 -->

22

十月初五街

十月初五日街是澳門著名的一條老街,街道取名是為了紀念葡萄牙在1910年10月5日發生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國。澳葡政府為紀念此事,將原名泗「口孟」街,更名為十月初五街。這一帶的懷舊氛圍濃厚,也有許多店家與美食餐廳值得探訪。

23

彩虹屋及三幅壁畫

為振興社區經濟及開拓商機,特區政府持續深化“特色店”計劃,並針對現時消費者熱衷打卡的喜好,在十月初五街及海邊新街附近一處將雙層建築群進行粉刷,美化成色彩繽紛的“彩虹屋”,同時在彩虹屋附近製作了三幅不同主題的壁畫,包括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舞醉龍及葡萄牙土風...

24

內港

位於澳門半島西面的內港,全長3500米,是外國商船最早於澳門北灣作為停泊商港的半環形隄岸。內港碼頭區歷史悠久,共有34個碼頭,不同號數碼頭擁有不同用途,以貨運、內河運輸和漁業碼頭為主。從中葡貿易到本澳漁業式微,內港見證了昔日澳門海上交通運輸業的興衰。

25

柯邦迪前地(司打口)

柯邦迪前地常被稱為「司打口」,是澳門內港的一個休憩廣場。清朝康熙至同治年間,這裡用作進口鴉片的埠頭,也是澳門乃至中國史上,第一個鴉片專用碼頭和課煙稅區,甚至是鴉片戰爭的肇始地。十九世紀末,埠頭遭到填塞,變成大片曠地;時至澳門禁止鴉片後,柯邦迪前地上曾有茶座和賣藝表演,入夜後頗為熱鬧。亦曾作為菜市場...

27

官也街

官也街地處澳門氹仔居民聚居的中心地帶,走在街上,昔日氹仔舊區的風韻映入眼簾,兩旁一座座歷史悠久的食肆為老街引來絡繹不絕的遊客。1983年,官也街被開闢為行人專用區,是當時澳門首個行人專用區,從此街內不少手信店、甜品店逐漸開業,特色菜餚、傳統禮餅、牛軋糖及特色甜品在喧鬧的街中隨處可見,成為遊客來氹仔必...

28

兵房斜巷

座落於兵房斜巷兩側顏色奪目的建築物,其外牆除了粉飾五彩繽紛的塗鴉外,還有不少特色餐飲與文創商店進駐,當中不乏個性鮮明的咖啡店及小食店等,漸漸成為區內的熱門打卡熱點。

29

氹仔龍環葡韻藝術裝置

以澳門原創IP“何小涌”為主題,在龍環葡韻及氹仔市政公園新設一系列藝術裝置,“戀愛龜途四步曲”系列藝術裝置分佈在龍環葡韻及氹仔市政公園各處,讓旅客及居民互動留念。

30

路環碼頭

路環碼頭曾於1873年修建。在路氹連貫公路及嘉樂庇大橋尚未落成的年代,路環碼頭是澳門的公共交通碼頭,作為小輪由路環往返澳氹的停泊處;昔日亦有定期航班開往內地,因此碼頭一旁設有海關管理。路環碼頭昔日曾是澳門主要的碼頭之一,隨著大橋及道路興建,其作用已不復再,令人懷緬。 站在路環碼頭,海產乾貨陣陣香氣撲...

31

恩尼斯總統前地

恩尼斯總統前地串連路環舊市區的重要街道,面積不大,廣場是為了紀念首次到訪澳門的葡萄牙總統恩尼斯而命名。有趣的是,前地中央豎立了一尊愛神丘比特雕像,曾經吸引電視台到此為劇集取景。廣場內種植多種植物,綠樹成蔭,被當地居民稱之為「花園仔」。 在恩尼斯總統前地周邊有多間地道的特色美食、魚產品及社區小店,如葡...

33

南光倉壁畫

文化局與南光集團屬下南光物流合作推出的「內港深度遊.戲之南光倉庫壁畫」,由兩位本地壁畫師林家豪及鍾瑋在河邊新街南光倉庫外牆創作共25幅以內港民生為主題的壁畫,展現出內港新、舊及中西文化共融的特色,讓倉庫變身社區打卡熱點,為社區帶來濃濃的文化藝術氣息。

34

沙井天巷壁畫

澳門年青藝術家黃子灃及邢丹惠,以昔日內港與媽閣一帶的風光為題,進行全新的藝術壁畫創作。

38

告利雅施利華街51號壁畫

由本澳插畫師於連接告利雅施利華街及兵房斜巷的樓梯側壁創作的大型壁畫,以中國傳統文化-象徵吉祥的老虎能保平安為設計靈感,且“虎”與“福”普通話讀音相近,故以“福虎"為創作題材。壁畫運用可愛的卡通風格配上豐富鮮明的色彩,描繪小朋友戴上老虎裝扮玩...

39

日頭街8至16號壁畫

官也街座落不少特色餐飲與零售店舖,當中位處日頭街小巷的特色店餐廳,由本澳插畫師以該處經常出沒的貓咪為靈感,在其一側閘牆,以有趣的剪紙藝術風格及鮮艷的紅色作為主調色彩,塗畫了招福招財的貓咪,吸引遊人穿梭巷弄找尋樂趣。 而另一側閘牆則以本澳的體育盛事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融入小城為題材,以賽道、看台、電單車...

40

十月初五馬路壁畫

路環除了充滿昔日的漁村風情,隨著近年不少文青風的咖啡店及藝文空間進駐,也充斥著濃厚的文化創意氣息。沿著十月初五馬路漫步,有本地藝術家以昔日路環沿岸的漁村風貌為概念的塗鴉壁畫,描繪在夕陽下漁村小屋的人們,對出海捕魚的家人平安歸來的盼望,配合黃昏日落的天然暖色光線,隨手一拍也是美景。

41

船鋪前地壁畫

接連著十月初五馬路的壁畫意境,繪畫了漁民載著豐盛的魚獲在回家的海途上,海面與夕陽光影交織閃耀,寓意漁民帶著漁村小屋家人們的祝福平安歸來。

42

計單奴街66號壁畫

穿梭於路環的小巷,每個角落也是一處美景,本澳藝術家以“譚公與魚"為題,刻畫海神與魚群在海底中愉快嬉戲的畫面,魚群暢遊象徵昔日路環漁業四季豐收,展現譚公被漁家奉為保護神的生動形象。

43

計單奴街48號A壁畫

本澳藝術家以海神譚公傳說為創作背景,相傳譚公多次化身為小孩顯靈幫助漁家,透過描畫揮桿釣魚的小孩與老虎,以純白背景突顯活潑的小孩和繪形繪色的老虎,藉此訴說昔日路環的鄉土故事。

44

雞公圍5號壁畫

路環的村屋群承載著許多漁村村民的生活回憶,位於此處的建築物集合了豐富的塗鴉壁畫,一面以葡磚花紋襯托色彩繽紛的大魚,另一面以村民捕捉漁獲的兒時回憶為題,細緻的繪畫女孩捕魚的眼神和喜悅,而第三面則表達人和動物之間的和諧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