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内容
17 個景點

廟宇

澳門保存不少中華文化的豐富寶藏,其中廟宇文化根深蒂固,源遠流長。澳門廟宇主要分佛教、道教和民間信仰,祀奉著佛祖、觀音、天后及哪吒等神祇。富有特色的歷史廟宇建築以及供奉的神明,蘊藏了小城的漁村歷史及深厚的中華文化色彩。

1

包公廟及醫靈廟

包公廟及醫靈廟分別建於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及廿一年(1895年),當年由於澳門發生一場大規模的瘟疫,古時醫學仍未達到一定水平,因此居民紛紛建廟驅疫,祈求心安。包公廟內主要祀奉包公。而醫靈廟位於包公廟旁,供奉睡佛、太歲等神祇。

2

康公廟

因往時廟前瀕海,相傳有木製康王神像浮至,居民乃建祠奉祀,後於咸豐十年(1860年)建廟。廟內供奉康公真君、南海廣利洪聖大王、西山金聖候王、六祖聖佛及華佗先師等神佛。

3

路環三聖宮(金花廟)

三聖宮又稱金花廟,早於同治四年(1865年)已建成。廟宇建築規模較小,只有一進深,從門外對聯可以得知路環的舊稱鹽灣以及曾經產鹽的歷史。昔日,路環有「鹽灶」、「鹽灶灣」及「迴瀾」等別稱。三聖宮供奉金花娘娘、觀音娘娘及華光大師。二百多年前,漁民搬金花娘娘神像到路環興建廟宇,三聖宮因而建成。相傳金花娘娘有...

4

路環天后古廟

天后古廟被認為是離島最古老的廟宇,約建於1763年。廟內仍保存一座歷史悠久的古鐘,以及在四方亭上的「德垂澤國」牌匾和酒船。廟宇建築橫連三間,前後兩進,由山門及四方亭之間隔開。四方亭又稱拜亭,昔日曾用作社區議事場所。天后信仰在澳門十分普遍,漁民深信天后能保佑出海作業的人。

5

氹仔北帝廟

北帝廟是氹仔規模較大的廟宇之一,亦是氹仔區唯一一座內設有「拜亭」的廟宇。據廟內石碑記載,北帝廟至少有160年歷史。從前的氹仔島居民以漁民為主,對漁獲最為關注,由於民間信奉北帝有統理北方、治水禦火的神力,因此經常祭祀北帝,並在當地建立北帝廟。每年農曆三月初三的北帝誕,一連串的神功賀誕慶祝儀式在廟前舉行...

6

路環觀音古廟

觀音古廟約建於嘉慶五年(1800年),根據廟內碑文記載,廟宇由船戶集資興建。觀音信仰在澳門十分普遍,相傳觀音大士擁有慈悲為懷的善心,庇佑漁民出海平安歸來。觀音古廟歷史悠久,二百多年來默默守護著路環市區,同時見證著社區內的發展與變遷,與天后古廟、譚公廟及三聖宮合稱四廟,坊眾亦組成四廟慈善會管理廟宇的相...

7

氹仔天后古廟(天后宮)

天后宮建於乾隆年間,根據廟內一口古鐘上鑄有「乾隆五十年置」的字樣,印證此廟至少在1785年已存在,是氹仔最古老的廟宇之一。天后即媽祖,相傳她從小懂得預言吉凶,常顯靈海上,幫助商人及漁民消災解難,化險為夷,故本澳漁民非常信奉。天后宮原有規模頗大,內存放珍貴古匾、古鐘、香案等珍貴文物。現僅存主殿供奉天后...

8

媽閣廟

媽閣廟是澳門現存廟宇中有實物可考的最古老的廟宇,也是澳門文物中原建築物保存至今時間最長的。該廟包括「神山第一」殿、正覺禪林、弘仁殿、觀音閣等建築物。早期稱娘媽廟、天妃廟或海覺寺;後定名「媽祖閣」,華人俗稱「媽閣廟」。

9

觀音堂

觀音堂又稱普濟禪院,是澳門三大禪院中規模宏大、歷史悠久、佔地廣闊、建築雄偉的一家。建於明朝末年,距今約三百六十多年,廟貌巍峨,深入三進,橫連幾座。 觀音堂之名聞遐邇,除在於其悠久歷史以外,更是簽署中美「望廈條約」的地方。 禪院為中國古翬飛式的佛教建築,具中國名山古剎的特色,禪院的首座是大雄寶殿,次殿...

10

蓮峯廟

蓮峯廟位於提督馬路,是澳門著名禪院之一,建於明朝,距今已有近四百年歷史。佔地遼闊,古樹婆娑,廟貌莊嚴肅穆。 蓮峯廟古名「天妃廟」,規模較小,供奉天后娘娘。從清朝時代起多番擴建,修葺而成今之規模。 現時主廟供奉觀音天后,此外,尚有武帝殿、仁壽殿、醫靈殿、神農殿、沮涌殿及金花娘娘痘母殿。 廟內有一石荷池...

11

蓮溪廟

蓮溪廟位於新橋永樂戲院側,創建至今已有二百餘年歷史,內裏供奉菩薩甚多,香火亦鼎盛。 蓮溪廟以其所在之地為名。澳門地形,宛似蓮花,故稱蓮島,由大陸通澳門之路視為蓮花莖,莖盡處有山拔起,稱蓮花山,又叫蓮峰。蓮峰之陽,昔有溪水一道,流於新橋坊間,稱作蓮溪。廟則建於溪之右岸,故稱蓮溪廟。 此廟始建於道光年間...

12

菩提禪院

菩提禪院是氹仔最大的廟宇,雕樑華飾、建築宏偉,禪院內供奉全澳最大的釋迦牟尼佛像。該尊釋迦牟尼佛像連底部蓮座高5.4米,重約六噸,以青銅鑄造,佛像左手平放、右手平舉,法相尊嚴慈祥。 禪院佔地廣闊,除了有大雄寶殿及多個殿堂外,還有素菜餐廳,遊客可在此品嚐美味的齋菜。

13

三街會館(關帝廟)

三街會館之所在地原為昔日澳門之繁榮市區「榮寧坊」,故其門前之社壇現仍刻有榮寧社字樣,且有聯云「榮居康樂境,寧享太平年」。會館初設時只是商人議事的場所,後因館中設有關帝神殿及財帛星君殿,祀者日眾,廟宇成為會館的主要功能。

14

哪吒廟

位於大三巴牌坊後右側,創建於1888年,改建於1901年,廟內供奉哪吒。哪吒廟與周圍建築相比,像一個建築小品,它不和舊城牆及大三巴牌坊競爭墩厚和雄偉,而是通過簡單裝飾材料以不同的虛實對比手法,體現其輕巧別緻的形象。 線上虛擬實景(VR)

15

哪咤古廟(柿山)

哪咤古廟(柿山),倡建於清初,於清光緒廿四年(1898年)進行過重修擴建。該廟實為一座以六根石柱支撐的方形風雨亭。廟內右側有一嬌小玲瓏的人字坡頂神龕,上有以麻石雕琢而成的石龕、神枱和香爐。神龕旁有一塊天然大石,相傳三百多年前哪吒太子曾在此石上顯靈。廟的左側有一有頂過廊,過廊下鑲有一塊露天石碑,碑上記...

16

譚公廟

位於路環十月初五街尾,與中國大陸小橫琴島極接近。該廟建於清同治年間,距今已有百多年,是路環香火最盛的廟宇,廟內除供奉譚仙聖外,更加置有一隻由鯨骨雕製而成的龍舟,是一件已有百多年歷史的文物。據說摸過鯨骨會行好運,故善男信女進香後必順便一摸龍骨。而在廟外一塊刻有「鵝」字的巨形大石,亦為區內一個特色標記。

17

觀音古廟及城隍廟

觀音古廟始建於明朝,由三所殿宇組成,分別有觀音殿、金花痘母殿及呂祖殿。由於當時古廟的規模較觀音堂小,所以亦稱「觀音仔」。 在觀音古廟旁邊的是城隍廟,約建於清朝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原本屬於觀音古廟的右側殿,後來獨立成廟,是澳門唯一一座供奉城隍的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