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區世遺遊
體驗中葡文化交融的世界遺產景點,感受昔日葡萄牙人聚居澳門的歷史文化與內港一帶舊式社區情懷,探索社區特色商戶和懷舊老店,在老建築物打卡拍照,來一趟知性十足的旅程。
鄭家大屋禮品店
店鋪糅合嶺南風格民宅特色,營造澳門舊商店的傳統氛圍,參觀者可在店內購買澳門品牌及外地設計師的文創產品、鄭家大屋主題紀念品以及本澳藝文活動的周邊創意產品。此外,該店與開業超過六十年的澳門中式餅店合作,推出鄭家大屋限定特別版禮盒,打造 “傳統餅食X澳門世遺”為主題的手信禮品,為市...
富貴門海鮮酒家
富貴門海鮮酒家開業已有九年,在澳門眾多食客中廣受好評。富貴門用常來常新的菜色,和用心出品每一道美食的匠心,贏得無數老饕回頭光顧。富貴門以私房菜立身,在這裡,你可以品嘗到澳門本地的正宗味道,也有機會嘗試廚師長最新推出的隱藏菜單。在不斷更新的菜單中,蘭度炒澳洲龍蝦球,法式海鮮焗牛油果,富貴霸皇雞,幹邑牛...
貢乃
貢乃是澳門韓餐市場的新秀,卻在短短幾年裏發展出兩家分店。異軍突起的原因,在於貢乃對健康市場的把握。低卡無油,以烤代炸。貢乃深諳年輕人心理,讓健康飲食根植在品牌血液之中。黃金蒜片烤雞、芝加哥披薩,優選食材加上健康烹飪,踐行著貢乃健康飲食的核心理念。海鮮炸醬麵、芝士炒年糕、原味泡菜餅,貢乃不忘韓式料理的...
映釀
映釀酒吧是一個充滿藝術和電影元素的雞尾酒酒吧,本地藝術、手工啤、靈魂食物和創意雞尾酒是映釀酒吧的四大元素。室內掛滿了電影主題海報外還掛了很多彩色燈籠,在黑暗的環境中增添了繽紛的色彩,也成為酒吧的獨特標記。 美食推介:靈魂炸雞、小牛山、海陸海迷你漢堡拼盤、招牌雞翼山、黑松露薯條
青洲劉記美食
青洲劉記,以地名為號足見其對自己地位的自信。在澳門人之間,青洲劉記的名氣也確實讓它有自豪的資本。從父輩開始,劉記就在青洲紮下了根。從零食百貨到專注飲食,變化的是市場需求,不變的是父子相傳的勤勞努力和做一行精一行的專注精神。豬扒包、咖喱雞絲包、咖喱雞絲蛋治、雲吞水餃撈麵、豬扒撈麵,這些廣受歡迎的味道離...
368小食
除老闆外全員緬甸人的十餘年老店,各方面好到不僅街坊熟知,更有外地食客慕名而來。椰汁雞麵採用泰國進口椰漿,香滑濃郁,配雞肉與自選配菜,一碗享多種美味。魚湯粉由鮮魚加多種香料打成湯底,配上秘製醬料,營養豐富無比濃郁。咖喱牛腩香濃軟爛又不辣,老少皆宜。豬軟骨是本店特色,可撈粉撈麵撈一切。而緬甸撈麵是一股清...
南洋咖啡
南洋咖啡是一家現代新加坡餐廳,靈感來自1940年代在新加坡常見的傳統“咖啡店”。提供各式各樣在新加坡家喻戶曉的美食,包括咖椰多士,海南雞飯,咖喱雞和肉骨茶等。為了能夠呈現及保留最地道的南洋風味,菜式都經過廚師們精心炮製,以達到最接近新加坡當地美食的味道。 融合了傳統和現代咖啡...
拾8咖啡
拾‧8咖啡來由是一對土生的姐妹花Sandra And Bela,SAB這三個字在葡文發音恰好類似粵語的十八,正因為對老澳門的人情味情有獨鍾所以特意選擇了在橫街窄巷裏開店。這家位於新馬路/大三巴區俊秀里的咖啡室以馬介休撻、沙丁魚撻等新派及傳統的土生葡菜作為店舖主打,所有食材每天新鮮到貨,為了健康的理念...
檀香山咖啡
享受屬你的美好咖啡時光。檀香山企業有限公司創於1950年,以從事咖啡烘培技術揚名澳門,備受各地咖啡企業、咖啡連鎖店及跨國型酒店信賴。60多年來,檀香山一直堅守以誠信、求實的精神為客戶提供優質的咖啡和服務。檀香山不單銷售咖啡,更多的是傳承百年咖啡文化精髓。在這裡,你可以享受真正的葡式咖啡、酸、香、苦...
CRÊPE
千里尋千層,千口覓千朋。 店舖主打千層蛋糕,所有過程全部由人手製作,每層蛋皮都用明火爐燒製,使得每張蛋皮都更香,更有口感,而中間的餡也由不同的餡料跟奶油組成,每口咬下去都如絲順滑,帶給您滿滿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完全沒有膩的感覺! 店內的珍珠奶茶千層蛋糕,更是最近不少美食雜誌的新寵,路過街區的您,千萬不...
伊甸園東南亞美食
吃得出緬甸風味的特色小店。伊甸園東南亞美食出品綜合雲南、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地區的特色,主廚在緬甸邊境一帶掌勺逾10年,在老闆李女士的邀請下在澳門特色老街開設新店,同是緬甸華僑的李女士本着把最正宗的口味帶給遠在千里的您。李女士認為緬甸與澳門雖然緯度相同,但四季氣候更加分明,在當地生長出來的羅望子更帶有...
御龍海鮮火鍋
御龍海鮮火鍋,吃得出新鮮好味道火鍋,是廣東人的吃的藝術之一,在御龍海鮮火鍋,主打豬骨濃香鍋底,搭配各種新鮮的海鮮涮品和鮮美肉品,加上講究的取料,一直圍繞“新鮮”二字,給大家帶來了不一樣的火鍋體驗。我們的豬骨雞腳湯頭是由自家慢火熬製而成,滿載骨膠原。雪白色的豬骨濃湯配以蔥、蒜...
仨咖啡
多點,多面,多嘗試。 Tryangle Café成立於2015年,座落於澳門最傳統的街道—關前街。店舖以水泥工業風設計與街道形成鮮明對比,是附近文青的聚集之地。Tryangle的宗旨是希望讓更多人能在店舖嘗試(Try)以不同角度(angle)欣賞咖啡,店舖的Logo也是以多...
堤岸越南特式美食
廚師越南人,食材嚴選越南進口產品。十幾種香料凌晨熬湯底,只為食客一口鮮,吃麵先喝湯就是賺到。兩種春卷,炸製或凍食,均清爽不膩;豬扒還是那塊豬扒,香料賦予越南靈魂;蟹湯檬河、咖喱雞檬均有多種配菜,一碗盡享多種美味,其中豬紅是越南特色;吃到越南春卷撈檬之前從未想過炸春卷也能撈粉,嚐過才知多美味;越式大拼...
BIC越泰麵館
澳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的葡萄酒和餐飲歷史名城的名頭,無疑是吸引老闆遠渡重洋來到這裡開店的重要原因之一。對東南亞美食的興趣使其成為主打菜系,而拒絕“專一”,讓多種菜系在這間東南亞裝修的店裡碰撞融合——盡量解決眾口難調的問題,讓顧客沉浸在美食而非點菜的...
滄洲咖啡小食
243層的蛋撻,您試了嗎?滄洲—作為澳門最早期的老冰室之一,一直堅持人手製作,為客人做出最有溫度的食物。店舖自梁老闆70年代接手至今,已經超過50年的歷史。多達243層的酥皮蛋撻鬆化而不厚,蛋漿滑溜濃郁,配上一杯消膩普洱茶,是許多澳門老街坊的下午茶首選。麵包、蛋撻、合桃酥、老婆餅每日下午...
海越越南美食
店長來澳門十幾年了,帶來了好多地道醬料和特色菜,醬料都是從越南空運過來,保證地道特色。蟹湯檬,靈魂是湯,由香炒後的蟹和蝦米熬製而成,蟹味香濃絕對要喝。越式蝦檬,蝦醬越南空運回來,還有自己的秘方熬製成有靈魂的湯,好吃也別忘了喝湯哦。沙嗲撈生牛肉粉,很多地道醬料配上青瓜、番茄、花生、炸蒜、撈上沙嗲,爽口...
澳門三盞燈麵食咖啡室
堅持做地道緬甸菜走過二十年,菜品品質可見一斑。三色雞髀飯糅合緬甸和越南特色,緬甸自製咖喱粉增香雞腿,配菜也會不時變化,總有驚喜。咖喱牛腩薄餅除牛肉外更有豬雞可選,配上固定搭配薯仔和自製咖喱粉,香氣撲鼻。椰汁雞麵採用緬甸米粉,椰味濃郁,「雞有雞味」。店家茶葉撈為澳門街「始祖」,醃製給茶葉帶來鹹酸口感...
伙兄弟
招牌火車頭,40斤牛骨加上各種配料大火熬製十個小時的濃郁高湯,湯底鮮香自不必說,配料更是相當豐富:生熟牛肉、牛百葉、牛丸等,配上越南貴刁,足夠滿足你的胃口。新鮮番茄蟹肉檬粉,精心熬製的蟹湯與番茄湯混搭,口味濃郁。蟹膏湯瀨粉則是採用純蟹湯,味道依然醇厚,配上自製蟹膏和油炸鬼,油炸鬼吸收了湯的精華,口感...
金銀軒美食
金銀軒美食是一間地道的泰國餐館,已開業20多年,由正宗的泰國廚師炮製,菜式原汁原味,以“價格合理、味道正宗”而被本地顧客喜歡,是一間本地人都會來吃的泰國菜餐館!特色推介菜式:香脆可口的“宮廷薄餅”、經典“醃生蝦”、開胃酸辣的&l...
緬華南國小食店
緬華南國小食店一直保持著“便宜大碗”品質如一,深受街坊青睞。印度辣雞飯以幾種緬甸特色香料煲的飯,配上咖喱,香香辣辣美滋滋。招牌魚湯粉:用獨門秘方做湯底,和店舖的特色爆香料做法加持,魚香、甜味口感豐富。緬甸特色撈茶葉是當地特色小食,用茶葉和各種地道配料熬製,配飯一流。鹹蛋蒸肉餅...
雅香粉麵咖啡
店長幾代人都在做緬甸菜,自己也把當地特色的緬甸菜帶到了澳門。本身服務緬甸華僑,沒想到味道打動了蔡瀾,帶來了更多香港食客。成名作是自創膠兜撈麵法,源自店長爸爸自創,更好撈更入味更快出餐。魚湯粉,堅持用自帶濃郁味的泥鰍魚,且工序繁多熬上一天來作為濃郁的好湯底。椰汁雞麵,濃郁的椰子味配上出色的咖喱雞,口感...
牛記咖喱美食
米芝蓮餐盤推薦,食材新鮮、烹調用心。菜餚美味位於十月初五街口的牛記咖喱美食,是不少人到澳門時必到的店舖之一。位於大街一角的小巷內,這小麵店被老舊的建築物包圍,卻不減其吸引力,全因店家管理有序,職員態度友善,服務使人稱心滿意。店內以水蟹、蟹黃燜伊麵和蟹粥聞名,所用的蟹均即叫即劏;粥底香綿且帶蟹肉鮮甜味...
泰皇宮
泰皇宮沒有固步自封,而是用心提升菜品,成為了遊客喜愛的網紅餐廳。一隻蝦在泰皇宮可炸製可生食:炸製成蝦餅外脆內香,醃生蝦盡享蝦的鮮甜。嫩滑豬頸肉塗上蜜汁細火燒烤,皮脆肉嫩,色澤誘人。通菜本寡淡,高溫油炸激發芳香分子,倒比清炒更有滋味。胃口不好?餐前來點醃雞腳,酸甜開胃。最後再來一份菠蘿焗飯收尾,明火炒...
金越越南牛肉粉
創始人王啟元先生是越南華僑,2008年開始小範圍給同鄉做菜,風雨十二年由外賣逐步發展到今天。堅持使用越南進口食材,甜醬、魚露甚至豉油,無一例外。故無需遠赴越南,在金越即可品嘗越南風味。招牌越南牛肉粉以牛腱牛骨煲湯底,層次豐富,湯鮮味濃,尾韻悠長;招牌水晶凍春卷,由煙韌的越南米紙包裹扎實餡料,彈牙爽嫩...
老孫亞洲麵家
親身走訪緬甸、越南民生區拜師學藝,並聘請越籍緬甸籍廚師務求做出更正宗更特色的菜式。火車頭,肉軟湯鮮甜,牛骨牛肉新鮮供應,不添加味精,電力熬製更長時間的牛骨湯,充分熬出了鮮味,上疊鮮嫩美味。魚湯粉,同樣不加味精,並用新鮮的魚,檬粉是堅持緬甸當地的特色。海鮮喇沙湯麵,廚師親身調製,迎合大家口味,辣度鮮度...
阿志麵家
酒香不怕巷子深,麵靚無懼您來跟。 阿志麵家在澳門的街區中經營了接近30年歷史之久,大半的澳門人都熟悉知曉,湯頭與煮麵的香氣,尤其能引起八十、九十後一代的共鳴與回憶。幾年前被香港的某些美食媒體曝光之後,“阿志麵家”更是聞名於香港遊客中。 阿志有兩款招牌拉麵:分別是柱候巴西牛腩麵...
豬肚雞
胸中有錦繡,腹内藏乾坤店如其名,豬肚雞—內藏乾坤,這道清朝康熙年間御膳房的養生名菜,流傳300年至今,作為店裏的招牌菜,湯滾落雞,嫩滑肉香,湯濃味美,配上一點鮮胡椒,除了讓人食指大動以外,更是一道打開店裏小炒菜單的開胃菜!店裏的菜式包羅萬象,精美小炒、火鍋、水煮類、涼拌及刺身都有,且味道...
大龍鳳茶樓
今日龍鳳店,擺下龍鳳宴。 「大龍鳳茶樓」已有超過七十年歷史,是澳門碩果僅存的粤曲茶座,店主陳女士,一直為保留澳門粤曲文化,盡心竭力,店內的小點如蓮蓉酥、雞球大包等,製法亦幾十年不變,因此,在「大龍鳳」您嚐的不只是美點,更是澳門如煙消逝的一段歷史。 在店內嚐着、聽着,心也不禁慢慢平靜下來; 昨日戀愛了...
暹邏象泰國菜
堅持使用泰國進口材料的店鋪實屬少見,在此基礎上還能研製出符合本地人口味的菜餚更是難得。老闆對於美食的用心處處可見:咖喱蟹的咖喱由咖喱膏和十三四種香料調配而成,不會過辣卻叫人流連忘返,為保證出品穩定使用肉蟹而非膏蟹;豬手的鹵水為店主秘製,燜六七個鐘頭,早已入口即化;尖椒燒牛肉鮮甜略帶酸,不僅美味還開胃...
榮記豆腐麵食
榮記始於澳門內港街頭,荳香傳頌過半世紀。 一如往常,早晨恬静休閒之際,榮記卻早已在總店準備就緒,為饕客們大張旗鼓,忙得不亦樂乎。時至今日依然秉承傳統,堅持明火製作,由選料以至磨豆煮漿,撞漿成型等過程都親力親為。希望食客能在各店都能品嚐滿口荳香、如絲幼滑、甘甜回味的精製荳品。 這就是榮記追求食物品質的...
黃枝記
有半個世紀歷史的黃枝記雲吞麵,其創始人黃煥枝於四十年代到廣州,向同里黃景棠公學習竹昇打麵技能。而黃景棠公乃師從花縣名師,故能得麵藝三昧。黃煥枝在黃景棠公悉心指導下,很快掌握了竹昇打麵的訣竅,於一九四六年與夫人黃黎月雯等一起,在東莞石龍麵街創業,一炮而紅。 一九五一年遷店至廣州惠福東路、梯雲路,與省城...
唐人街沾記
店長媽媽開的店有家庭式泰國餐的氛圍,獨具唐人街特色,更符合華人口味;店主更會和熟客聊聊如何改良菜品。新鮮生炸通菜,淋上微酸微甜微辣的醬,香脆開胃,是清邁特色美食。泰皇咖喱蝦是多年熱銷菜式,偏椰汁香味的咖喱,清香可口,配飯一流。 唐人街魚肚羹做法偏中式,鮮甜不辣,一家三口必備之選。泰北瀑布豬頸肉是泰北...
巷仔冰室
這裡的廚師是土生土長的馬來人,所以在這可以吃到非常正宗的馬來菜:椰汁飯在這裡被音譯為“辣死藍/綠貓”;媽蜜醬是一種發酵的醬,醃炸出的排骨可撈麵飯;另外還有蟹肉帆立貝炒飯配鹽酥雞,高檔配平民食材,令人心生好奇。除此之外也有本地菜品可供選擇。但無論何種菜系,店家都用足心意。麻糬西...
洪馨椰子
老店壹間,別無分號洪馨椰子是一個有着四代傳承的澳門本土品牌,從椰子到椰子雪糕,不但保留了傳統手造椰子雪糕的味道,也承載了洪馨椰子四代人的情感。雖然傳統的製作工序相當繁複,但對質量的堅持以及認真的態度使每一口雪糕都能在你味蕾間品嚐出四代人的情感,經歷百年的手藝以及不折不扣的澳門味道。 美食推介:燉品椰...
蘭香閣
或許是您每天打開早晨的最好落腳地這家位於新埗頭街東亞酒店內的蘭香閣,是一家每天早上6點就張羅着營業的茶樓,它沒有華麗的裝潢及漂亮繁複的擺設,它所有的,是60年娓娓道來的開店歷史;讓您瞬間穿梭小時候回憶的情懷。它就是蘭香閣,一間以點心質素及懷舊氣氛穩住陣腳多年的老店。蘭香閣仍然保持了上世紀酒樓的裝飾...
美丹小食店
印尼歸僑李綴治女士於1972年在澳門文第士街創辦第一家「美丹小食店」,1975年遷往高士德大馬路店舖繼續經營,以傳統印尼美食吸引不少歸僑食客及街坊市民。2013年創辦人李女士的兩位姪仔李志勤先生及李志謙先生接手成為第二代經營傳承者。2014年再轉由家族第三代蘇家圖先生接手。 四十多年來「美丹」堅持與...
耿記點心
耿記點心,精巧用心,饌玉炊金。 耿記點心是一家主打中式點心連鎖專營店,本店精心為客戶搜羅超過80款精選糕點、點心和特色甜品,這裏既有傳統的味道,也能吃出現代的新元素,所有點心口感和顏值並存,每件出品都是總廚運用超過十六年的功力精心製成,色香味俱全。 耿記點心各家分店在澳門各個地區遍地開花,位於十六蒲...
鐵餅號
位於果欄街的鐵餅號主打手抓餅、雞蛋仔及飛碟,每個出品都是新鮮出爐,加上造型別緻,品質超高,吸引了大量澳門居民前往朝聖! 鐵餅號的拉絲芝士蛋花生醬煉奶手抓餅,手抓餅質感酥軟,鹹和甜的味道剛好平衡,互相牽引,像是馬車前面的兩匹千里馬,把味道在您的味蕾上重重地划過。 店裏更有獨創的雞蛋仔,雙重巧克力加奧利...
土茶運營管理中心
健康、天然、無添加。 土茶—崇尚純天然,無添加,從源頭開始把控飲品的質量,採用的水果都是店長自家的有機種植物。產品不貴多,而貴在精緻用心,店長知道在這個喧囂的時代裏,手搖店一直給人一種不健康的感覺,所以便以純天然作為飲料的突破點,希望把自己的理念貫徹到底! 店內主打的有以八種水果作為茶底...
PACE
Pace 意味着節奏、步伐,而店的標誌是一個簡潔俐落的黑色逗號,我們希望來到此的客人都能停下來好好休息、品嚐咖啡 。每個城市缺的不是咖啡廳,缺的可能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繫,咖啡是與客人之間的溝通和人情味。所以我們想在澳門建立這個咖啡氛圍。 美食推介:各式精品咖啡、西式甜點…
吳廷記糕餅小食
創立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由街邊小販車做起,傳承至今三代仍保持傳統手法工藝製作。 獨家冷糕為保持口感只在冬季售賣,因為夏天氣溫高,內裏的白砂糖容易溶化和麵糊發酵的速度快影響口感,因此每年只在秋冬兩個季節製作售賣。 常年有售的紅豆餅,現場即包即煎,軟糯的麵皮包裹著店主自製的紅豆餡,再現場油煎,帶給你獨特的...
沙利文有限公司
「土生葡菜」是由澳門土生葡人發展出來的獨特菜系,以豐富的配料烹調出揉合中葡特色的佳餚,於2012年被列入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沙利文」開業於1961年,是一間備受推崇的「土生葡菜」餐廳,菜色融合葡萄牙、印度、非洲等地的元素及中國傳統美食的精華。其最初是一群土生葡人的聚會落腳點,以俱樂部會所...
雅馨緬甸餐廳
從雅馨粉麵閣到雅馨緬甸餐廳,招牌換了價格出品卻四十年如一日地良心。自創膠兜撈麵法出餐更快味道更好,獲蔡瀾認證帶動大批香港食客。薄餅以牛油製作鬆而不散,軟爛牛腩夾在其中解鎖奇妙新吃法。椰汁雞麵憑藉無比美味成為招牌,秘製醬汁加上入味雞肉是好吃法寶。另有老饕才能體會個中美妙的魚湯粉:泥鰍魚自帶有充足油分和...
尚堂
Royal Place尚堂 — 澳門首間日式卷蛋糕專門店產品使用日本原材料製成,並使用正宗日本宇治抹茶—「丸久小山園」的抹茶粉作為該店特色及主打。除卷蛋糕外,亦加入不少周邊產品,如日式茶飲和年輕一輩十分喜歡的日式芝士半熟流心撻等。除此以外,店舖亦是澳門首家使用每季日本當造優質...
蔬士沙拉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蔬士沙拉,與你分享輕食主義。 蔬士沙拉實驗室成立於2018年,旗下品牌在廣東有多家分店,澳門區現時共有兩間分店,分別位於澳門關前街及離島區。 蔬士沙拉實驗室是一個專注為客戶減脂增肌,倡導健康生活方式的品牌。我們以沙拉為主,切入新型餐飲市場,最早地打破了澳門原有的飲食格局,為一眾白領每天送上健康的食品...
亞蘇廚房
十多年品牌,十家分店有八家24小時營業,物美價廉,街坊和外勞的“深夜食堂”。招牌生牛肉河粉是必點菜之一,洋蔥絲配牛肉,香甜清新,獨特之處存湯底,配料豐富口感有層次。招牌金邊豬雜粿條,有豬雜之餘,還有魚蛋和魚片作為彩蛋哦。原隻大蝦雲吞麵,入口就是原隻大蝦的鮮甜,好吃還不貴。招牌...
高屋和食
隱身於草堆橫巷的日本料理店,店舖以外賣套餐為主。由兩位80後留學青年用心經營。因曾於日本九州學廚及工作的關係,走進店內的一刻,您會發現大至店舖風格、食材配搭、招待方式;小至各式擺設、溫馨提示等等,眼前的一切都像是去了另一個國度一樣。貼心精緻的包裝,極具地道風味的日本料理,每一次用膳,「高屋和食」都能...
文·藝·門
位於關前正街42號的文藝門前身是一家名叫《榮記》的白鐵工廠,通過本澳藝術家百強的精心設計將這幢擁有60年樓齡的老房子重新設計為一幢新舊交融,蘊含多種元素於一體的文創綜合體。 產品推介:專營內地工藝品、服裝、日用品、疋頭、名酒及罐頭食品;內地、台灣地區的少數民族,以及澳門文創和葡語系國家等商品&hel...
泛亞貿易行
好源好貨好價格。 店舖主要經營批發及零售各樣來自斯里蘭卡及中東的有機農產品,包括有機初榨冷壓椰子油、純椰奶、各種香料、堅果、杜拜椰棗等等。 產品推介:有機初榨椰子油、乾木敦果、花蜜、薑黃粉…
華聯發展銷售中心
百種茶湯,百味人生。百千滋味盡在華聯中。 華聯—創始於1965年,又名澳門華聯茶葉公司,創辦人為曾志揮先生。於2005年註冊澳門華聯茶葉有限公司,業務範圍:進出口、批發、零售、直營「華聯」品牌,正山產區,嚴選監製,確保優質產品。 華聯是「中國茶葉進出口公司」澳門唯一經銷商茶葉澳門總經銷...
謝利源金舖
擁有150多年歷史的「謝利源」由謝瑜堂先生於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創立,先輩當年經營小生意,希望生意可以是“盈利的泉源”,再加上姓氏以作識別。 1910-20年代,「謝利源」更涉足絲綢百貨、白米糧油等生意。30年代在澳門首先發行購物券,通用於旗下的金舖、百貨行、絲綢莊及...
中國國貨公司
1952年,澳門工商界人士在廣州參觀華南物資交流大會後,認識到祖國物質富饒,工農業生產發展迅速,產品價廉物美,故籌設「中國土特產公司」批發部和門巿部,專營祖國產品,並於同年7月1日正式宣告成立。 1970年,本公司將門巿部改名為「中國國貨公司」,專營祖國各種加工產品,例如:工藝品、服裝、日用品、疋頭...
十月初五餅家
十月初五街是澳門一條逾百年歷史老街,又名泗孟街,與內港碼頭相鄰。昔日的十月初五日街繁華興盛、車水馬龍,那裏店舖櫛比、茶樓林立、餅味飄香,承載着一代又一代澳門人成長的記憶。『十月初五』品牌即誕生於此,力求傳承澳門古法製餅工藝,並配合現代技術,精心烘焙地道澳門餅食,與全世界分享獨特澳門美味!十月初五品牌...
Cloé珠寶概念店
南灣C-Shop位於澳門南灣蘇亞利斯博士大馬路上,為本澳著名設計師馬若龍早年設計的建築作品,名字中的“C”代表創意(Creativity)、文化(Culture)、溝通(Communication),整座建築物是一隻抽象的立體“波斯貓”,靈感來自其寵物...
葡國街紀念品有限公司
葡式工藝──伴手禮不在價值,在於意義。葡國街的牆面與桌上擺放着琳瑯滿目的葡萄牙紀念品,包括紀念衫、葡國幸運公雞、澳門路牌、手工藝品、造型磁石及裝飾品,都是您的澳門伴手禮的好選擇。店外還有澳門火紅的葡國街打卡牆面,您會錯過嗎? 產品推介:葡國花公雞、擺設、瓷磚…
何建國藝術工作室
澳門「何氏璧珠寶」是由澳門著名藝術家,澳門工藝美術大師何建國(黑子)先生創立的珠寶玉器品牌。品牌在中國四大玉器集散地之一的佛山平洲設有專業的玉雕工作室,和緬甸翡翠礦主及世界各地的寶石採供商建立了直接的聯繫。何建國先生的玉雕作品曾先後獲得中國玉石雕神工獎最佳創意獎、銅獎、金獎等,也是澳門工藝美術「金蓮...
喜臨門
60年如故,我們的麵依然年青。喜臨門自1958年便在十月初五街上賣麵,招牌上三個字,不僅僅是門面,而是對傳承超過60年的手藝的一種肯定。當年創業一代一直希望能做一種「人人都能吃得起的麵」,如今社會資源富饒,雖然澳門街不再有溫飽問題出現,但後人不忘宗旨,堅持60年無添加,堅持60年價廉物美,堅持60年...
好好喝茶
生活中所發生的美【好】故事,值得我們念念不忘,藉由一件物品和飲品,勾起那時的美【好】回憶,好好喝茶,希望與您一起好好過日子: 提供優質台灣烏龍茶,讓你放慢腳步輕鬆喝,嘗試結合各種沖泡方式,讓中式茶融入創新與時尚。 希望更多年輕人可以輕鬆跨進茶的世界,感受茶帶來的美好愉悅。 店鋪也販售香氛、居家選物等...
澳品薈
由澳門廠商聯合會開設的「澳品薈」,位於澳門的旅遊中心地帶,坐落於噴水池玫瑰教堂旁邊板樟堂1號,是一個集澳門製造、澳門品牌、澳門設計、澳門創意以及葡語國家特色產品的品牌推廣展銷中心。澳品薈的建立冀幫助澳門本土產品成長發展,持續推廣澳門優質特色品牌,並促進澳門經濟的多元化。
藝博館禮品店
藝博館禮品店除了發售藝博館出版之展覽畫冊、明信片、海報等出版物之外,亦提供藝博館獨家設計的產品及澳門本地文創產品,同時銷售從法國、葡萄牙及內地文博機構等地引進的文化藝術產品,並設“上海博物館禮品專櫃”,發售多款上博文創產品。
明月
O-moon立足於澳門文化,堅持“人冇我有,人有我避”的經營理念,將手繪融入澳門文化之中,以實用精品為定位。O-moon的經典產品主要包括手袋、雙層隔熱杯、絲帶、陶瓷杯墊、卡片套、抱枕被等等。該店也與Hello kitty及Castelbel等知名品牌進行不同合作,推出了一系...
品芳餅家
願結交世界各地喜愛美食文化的人,共享美味餅食。 澳門品芳餅家,由上世紀1936年開業至今,逾80載製餅事業,經歷三代。 餅家生產的結婚禮餅、中秋月餅及手信禮餅工序嚴謹,主打手工製作,再配合近年少糖、少油、少鹽、菜油做餅,主打健康食品。 創新的餅食製作包括南瓜子餅、素食果子雞仔餅、芝麻餅、合桃酥、腰果...
最香餅家
旅客離開澳門時,總愛帶上幾盒伴手禮(手信),為旅程畫上完美的句號,而杏仁餅正是受顧客垂青的手信之一。有一間老店的炭燒手工杏仁餅遠近馳名,儘管位處內街,但仍有不少遊客慕名而至,連澳門本地人也對其讚不絕口,這就是「最香餅家」。 「最香餅家」始創於1957年,以手工炭燒杏仁餅聞名,口碑載道。店舖最初設在澳...
168寢具百貨
168寢具百貨座落於澳門草堆街,專門經營零售床上用品,嫁娶用品及傳統裙褂租賃。自1988年開業至今已超過三十年歷史。店舖憑着用心服務顧客的宗旨,為客人細心推薦優質床品、護脊床褥及中式結婚用品,更有設計精巧的裙褂款式及窩心的傳統婚宴禮儀講解,用濃濃的澳門街人情味帶給顧客不一樣的購物體驗! 中式長衫及裙...
國光百貨
國光百貨源於1901,在澳門歷史悠久,乘愛國用國貨的熱潮經營起大量國內的優質產品,六七十年代主要經營銷售時裝、校服、西裝及床上用品等,隨澳門發展及需要,近年主要從事酒店制服、西裝制服、餐飲制服、團體制服、床上用品及衣物配件等,也會按企業的不同需要,在款式造形、布料配搭色彩配搭,剪裁及製作等方面精心製...
時香
滿分澳門人情味在澳門街區皇子街裏,隱藏着一家不明顯的小店,縱使周邊的店舖已經都換上新顏,但他仍然保留着60年代的懷舊風格。佈滿歲月痕跡的舊式招牌,放滿花生的鐵皮車,木製的櫥櫃。從1962年開始,他們已經在這條街上販賣花生、瓜子等零食,至今從未離開這條街。時香花生瓜子種類繁多,選用青島同廣東進口的花生...
S•W•A•T•軍用店
總有您想要的軍用品。 S.W.A.T 軍用品店創立於1997年,主要銷售野戰用品為主。多年來引進全球軍用品品牌,為廣大群眾提供多元化、新潮的選擇。 由於店舖是品牌5.11、odLo、ARCTERYX、TRu-SPEC、T ACEBEAM的澳門代理商,得益於稅制原因,價格相對網上購買更加便宜,所以位於...
故宮文創館
故宮文創館位於藝博館禮品店旁,是北京故宮博物院外首間的禮品專門店。店內發售多款故宮產品,包括瓷器、高倣畫、工藝品、絲綢織繡、圖書畫冊與紀念品等,以饗喜愛傳統中式美感的觀眾;另外,特別引入與故宮文物有關的兒童益智產品、以故宮皇子和格格為題材的卡通人物產品等,為小朋友提供繽紛的選擇。
同益百花魁醬園有限公司
(同益百花魁)於1903年由李錦、黎其釗和陳謙賢在廣東江門新會創立,主要生產和售賣各式涼果及醬料。1918年,百花魁遷移至澳門,最早在沙梨頭設立廠房,並在十月初五街開設門市。隨著時代發展,第四代傳承人呂雅珍、雷民強和陳佩珊組成青年團隊,繼續管理品牌。他們在廣東新會設立廠房,結合現代技術與傳統工藝,推...
媽閣廟
媽閣廟是澳門現存廟宇中有實物可考的最古老的廟宇,也是澳門文物中原建築物保存至今時間最長的。該廟包括「神山第一」殿、正覺禪林、弘仁殿、觀音閣等建築物。早期稱娘媽廟、天妃廟或海覺寺;後定名「媽祖閣」,華人俗稱「媽閣廟」。 線上虛擬實景(VR)
媽閣廟前地
媽閣廟前地位於著名的媽閣廟前,頻臨內港,前地由著名的葡萄牙小石磚鋪設而成,主要有土紅及深灰兩種顏色。石磚鋪設成波浪形態,配合臨近江流,整體感覺渾然天成,極富海岸城市風情。 線上虛擬實景(VR)
白鴿巢前地
位於澳門著名的白鴿巢公園前面,鄰近民居,歷史建築東方基金會會址、聖安多尼教堂,以及著名的基督教墳場就在附近。白鴿巢公園內的綠樹林蔭延展而出,兩旁設有長椅,是居民休憩的好去處。 線上虛擬實景(VR)
東方基金會會址
建於18世紀70年代,原址是葡國皇室貴族俾利喇(Manuel Perreira)的別墅。該建築可能是澳門首幢別墅式花園的豪華住宅。20世紀60年代後曾改作賈梅士博物館,現為東方基金會會址。
大堂(主教座堂)
該堂大約於1622年以三合土建造。主祭壇空間深遠,設計簡單,僅僅以彩色玻璃窗為背景,因為祭壇下面掩埋著16和17世紀的主教和聖徒遺骨,為教堂帶來無限的榮光。
大堂前地
大堂是澳門天王教最重要的教堂之—,歷史悠久,大堂前地相傳是澳門首場彌撒的舉行地, 無論從宗教還是歷史角度 ,大堂本身及周圍的建築物均具有甚高的價值。 線上虛擬實景(VR)
耶穌會紀念廣場
位於澳門的標誌性建築物大三巴的石階下,廣場由古老的小碎石舖設而成,與雄偉的大三巴牌坊連成—體,形成古樸優雅的文化環境。四周建築建於1920至1930年間,其中兩幢為建於十九世紀的新古典主義建築。 線上虛擬實景(VR)
崗頂劇院
原稱伯多祿五世劇院,建於1860年,但當時只建成主體部分,至1873年才加建具新古典主義建築特色的正立面。它是中國第一所西式劇院,供戲劇及音樂會演出之用,也是當年葡人社群舉行重要活動的場所。 線上虛擬實景(VR)
仁慈堂大樓
仁慈堂於1569年由澳門首任主教賈尼路創立,負責慈善救濟的工作,故名「仁慈堂」。成立後,仁慈堂開辦了中國第一間西式醫院白馬行醫院,並設育嬰堂、痲瘋院、老人院、孤兒院等機構。仁慈堂大樓修建於18世紀中葉,至1905年形成今天的面貌,具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
康公廟
因往時廟前瀕海,相傳有木製康王神像浮至,居民乃建祠奉祀,後於咸豐十年(1860年)建廟。廟內供奉康公真君、南海廣利洪聖大王、西山金聖候王、六祖聖佛及華佗先師等神佛。
內港
位於澳門半島西面的內港,全長3500米,是外國商船最早於澳門北灣作為停泊商港的半環形隄岸。內港碼頭區歷史悠久,共有34個碼頭,不同號數碼頭擁有不同用途,以貨運、內河運輸和漁業碼頭為主。從中葡貿易到本澳漁業式微,內港見證了昔日澳門海上交通運輸業的興衰。
民政總署大樓(現市政署大樓)
民政總署大樓(現市政署大樓)前身為市政廳,建於1784年,後曾多次重修,目前規模是1874年重修時形成的,具有明顯的南歐建築藝術特色。二樓的圖書館於1929年啟用,以葡國瑪弗拉修道院的圖書館(Biblioteca do Convento de Mafra)為設計藍本,裝潢和傢具陳設具有濃厚的古典氣息...
亞婆井前地
亞婆井的葡文意思是「山泉」(lilau),這裏以前是澳門主要的水源,又靠近內港,是葡人在澳門最早的聚居點之一。澳門葡人民謠說︰喝了亞婆井水,忘不掉澳門;要麼在澳門成家,要麼遠別重來。 線上虛擬實景(VR)
盧家大屋
位於大堂巷七號住宅,是澳門著名商人盧華紹(盧九)家族的舊居。據屋內左次間天井檐口的題詩年份顯示,約於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落成。盧家大屋是用厚青磚建造的中式兩層建築,是典型的中式大宅,也是晚清時期粵中民居溫婉纖細建築風格的典型。 線上虛擬實景(VR)
鄭家大屋
鄭家大屋約建於1869年前,是中國近代著名思想家鄭觀應的故居,是一院落式大宅。建築雖主要以中國形制構建,但卻處處體現中西結合之特色,中式建築手法主要表現於屋頂、樑架結構、內院中多樣的窗戶,還有趟攏門等;而受西方或外國影響的則印證於一些室內天花的處理、門楣窗楣的式樣、檐口線,以及外牆之抹灰。 線上虛擬...
望廈山房
葡式別墅“望廈山房”前身為公務員宿舍,由獨棟小屋並排而成,外牆以粉綠色及白色為主軸,內部空間小巧雅緻、氛圍舒適閒逸,是駐足欣賞作品的理想空間。修復期間,文化局完整保留其建築立面和外觀,並維持其前後院的空間特色,規劃用作舉辦視覺藝術類型展覽和相關活動,豐富該區的文化資源,推動社區...
大炮台
大炮台創建於1617年,至1626年建成,名為聖保祿炮台,澳門居民多稱為「大炮台」。炮台佔地約一萬平方米,呈不規則四邊形,是當時澳門防禦系統的核心,構成一個覆蓋東西海岸的寬大炮火防衛網。 線上虛擬實景(VR)
大炮台陳列室
大炮台陳列室原為炮台的地下彈藥庫,入口位於大炮台花園。這是一座用花崗岩砌成的地下建築,非常堅固。現用於陳列介紹澳門的各軍事堡壘——尤其是大炮台的歷史變遷和考古發掘的實物與資料。
媽閣廟前地壁畫
澳門年青藝術家黃子灃及邢丹惠,以昔日內港與媽閣一帶的風光為題,進行全新的藝術壁畫創作。
南光倉壁畫
文化局與南光集團屬下南光物流合作推出的「內港深度遊.戲之南光倉庫壁畫」,由兩位本地壁畫師林家豪及鍾瑋在河邊新街南光倉庫外牆創作共25幅以內港民生為主題的壁畫,展現出內港新、舊及中西文化共融的特色,讓倉庫變身社區打卡熱點,為社區帶來濃濃的文化藝術氣息。
沙井天巷壁畫
澳門年青藝術家黃子灃及邢丹惠,以昔日內港與媽閣一帶的風光為題,進行全新的藝術壁畫創作。
哪吒廟
位於大三巴牌坊後右側,創建於1888年,改建於1901年,廟內供奉哪吒。哪吒廟與周圍建築相比,像一個建築小品,它不和舊城牆及大三巴牌坊競爭墩厚和雄偉,而是通過簡單裝飾材料以不同的虛實對比手法,體現其輕巧別緻的形象。 線上虛擬實景(VR)
哪咤古廟(柿山)
哪咤古廟(柿山),倡建於清初,於清光緒廿四年(1898年)進行過重修擴建。該廟實為一座以六根石柱支撐的方形風雨亭。廟內右側有一嬌小玲瓏的人字坡頂神龕,上有以麻石雕琢而成的石龕、神枱和香爐。神龕旁有一塊天然大石,相傳三百多年前哪吒太子曾在此石上顯靈。廟的左側有一有頂過廊,過廊下鑲有一塊露天石碑,碑上記...
俊秀圍/俊秀里
俊秀圍以往匯集懷舊和古董店家,而現時則有不少特色餐廳和小店進駐,逐步發展成為新舊融合的文青小巷。巷弄兩旁的文創商店及路上的新潮塗鴉,配合空中掛滿了裝飾,是文藝青年的新興打卡熱點。
柯邦迪前地(司打口)
柯邦迪前地常被稱為「司打口」,是澳門內港的一個休憩廣場。清朝康熙至同治年間,這裡用作進口鴉片的埠頭,也是澳門乃至中國史上,第一個鴉片專用碼頭和課煙稅區,甚至是鴉片戰爭的肇始地。十九世紀末,埠頭遭到填塞,變成大片曠地;時至澳門禁止鴉片後,柯邦迪前地上曾有茶座和賣藝表演,入夜後頗為熱鬧。亦曾作為菜市場...
基督教墳場
闢於1821年,原稱東印度公司墳場,是澳門第一座基督新教墳場。墳場內的馬禮遜小教堂,是澳門第一座基督教傳道所。造型仿羅馬建築風格,為一座基督教新教教堂在澳門早期的典型實例。
彩虹屋及三幅壁畫
為振興社區經濟及開拓商機,特區政府持續深化“特色店”計劃,並針對現時消費者熱衷打卡的喜好,在十月初五街及海邊新街附近一處將雙層建築群進行粉刷,美化成色彩繽紛的“彩虹屋”,同時在彩虹屋附近製作了三幅不同主題的壁畫,包括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舞醉龍及葡萄牙土風...
十月初五街
十月初五日街是澳門著名的一條老街,街道取名是為了紀念葡萄牙在1910年10月5日發生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國。澳葡政府為紀念此事,將原名泗「口孟」街,更名為十月初五街。這一帶的懷舊氛圍濃厚,也有許多店家與美食餐廳值得探訪。
關前正街及關前後街
關前街的名字源於昔日曾是管理澳門對外貿易的海關,現這一帶開發成特色老街。該區仍保留本澳傳統產業的商舖,如神香、二手舊物和古董等,也有一些店舖翻新成特色咖啡店和文創店等,且不定期舉辦活動與文創市集,吸引旅客到訪。 擴增實境 關前薈 -->
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是天主之母教堂(即聖保祿教堂)正面前壁的遺址。 聖保祿教堂附屬於聖保祿學院。該學院於1594 年成立,1762年結束,是遠東地區第一所西式大學。1835年一場大火燒毀了聖保祿學院及其附屬的教堂,僅剩下教堂的正面前壁、大部分地基以及教堂前的石階。自此,這便成為世界聞名的聖保祿教堂遺址。本地人...
三街會館(關帝廟)
三街會館之所在地原為昔日澳門之繁榮市區「榮寧坊」,故其門前之社壇現仍刻有榮寧社字樣,且有聯云「榮居康樂境,寧享太平年」。會館初設時只是商人議事的場所,後因館中設有關帝神殿及財帛星君殿,祀者日眾,廟宇成為會館的主要功能。 線上虛擬實景(VR)
舊城牆遺址
葡人在澳門建城牆,最早可追溯至明朝隆慶三年(1569年)。從當時澳門城市圖可見,整個澳門城除西部內港外,北部、東部及南部均建有城牆,並於諸要塞處建置炮台,使澳門成為一座軍事防範嚴密的城堡。現存的舊城牆遺址,正是當時所建的一部分。 線上虛擬實景(VR)
議事亭前地
本地居民又稱此地為「噴水池」。開埠至今議事亭前地一直是澳門的市中心,兩側建築建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1993年,前地一帶鋪設黑白色碎石地面,並砌成波浪形圖案,襯托周圍顏色鮮艷的文物建築,互相輝映,使前地一帶顯出濃濃的南歐風情。 線上虛擬實景(VR)
何東圖書館大樓
建於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以前,原主人為官也夫人(D. Carolina Cunha)。香港富商何東爵士於1918年購入該大樓,作為夏天來澳門消暑的別墅。逝世後,其後人根據他生前的遺囑,將大樓贈予澳門政府作開設公共圖書館之用。1958年圖書館正式對外開放。 線上虛擬實景(VR)
聖安多尼教堂
約建於1558至1560年間,是澳門三大古老教堂之一。澳門早期的教堂大多經歷烈火洗禮,聖安多尼堂也不例外,今天我們看到的教堂是1930年重修後的規模。葡人婚禮多在此舉行,華人因此將之稱為「花王堂」。
聖奧斯定教堂
由西班牙奧斯定會修士於1591年創建。教堂最初的建築非常簡陋,教士們便用蒲葵葉覆蓋屋頂來遮擋風雨;每當大風吹來,蒲葵葉便隨風飛揚,華人遠遠望去,覺得這情景像龍鬚豎起,就稱教堂作「龍鬚廟」。
崗頂前地
崗頂前地古稱磨盤山,該地段雖然不大,但自然環境清幽典雅,人文宗教景觀薈萃,著名的建築物有聖奧斯定教堂、崗頂劇院、聖若瑟修院、何東圖書館等,加上由碎石鋪成的波浪圖案路面,散發着濃郁的歐陸情調。 線上虛擬實景(VR)
玫瑰堂
由聖多明我會(道明會)創建於1587年,是該會在中國的第一所教堂。教堂初時用木板搭建,華人稱之為「板樟廟」。又因教堂供奉玫瑰聖母,故又稱「玫瑰堂」。整座教堂建築富麗堂皇,其巴洛克建築風格的祭壇更是典雅精緻。教堂旁的「聖物寶庫」收藏了三百多件澳門天主教珍貴文物。
板樟堂前地
板樟堂前地以著名建築聖母玫瑰堂為標誌,玫瑰堂前不單有可供休息的地方,兩旁亦有林林總總的食店及商鋪、賣化妝品、衣服等。 線上虛擬實景(VR)
聖若瑟修院大樓及聖堂
聖若瑟修院於1728年由耶穌會士創辦,在二百多年的辦學過程中,修院培養了許多中國和東南亞各地的教會人才,被老一輩的澳門人稱為澳門天主教的「少林寺」。與修院毗連的聖若瑟修院聖堂於1758年落成,本地人稱它為「三巴仔」,具有巴洛克建築風格特色。
聖老楞佐教堂
創建於16世紀中葉,是澳門三大古教堂之一。目前的規模形成於1846年。華人稱之為「風順堂」,有祈求「風調雨順」之意。教堂所在的地區昔日是高尚住宅區,所以教堂建築也顯得美侖美奐,教堂外觀的特徵是在歐洲古典式的基礎上帶有巴洛克風格。
沙梨頭圖書館
原建築由七幢舊建築群組成,建於三十年代,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歷史,建築風格富有澳門昔日內港沿海的建築物特色,採用“騎樓式”的建築設計,騎樓建築是歐陸與東南亞地域建築特點相結合的一種建築形式,類似的建築物在澳門已為數不多。
戀愛巷
戀愛巷的名字源於其葡文名稱 「Travessa da Paixão」,其中「Paixão」即英文的「Passion」,是「熱情」的意思。當年葡萄牙人選用此名,原意是想表達信徒對天主的虔誠熱愛,但後因翻譯上的美麗誤會,造就了「戀愛巷」這個唯美的街名。如今,戀愛巷因其特殊的名...
鄭觀應紀念館
鄭觀應 (1842─1921) 原名張應,又名官應,字正翔,號陶齋,別署羅浮偫鶴山人等,祖籍廣東香山縣雍陌鄉(今屬中山市),是中國近代揭開民主與科學序幕的啟蒙思想家,也是實業家、教育家、文學家、慈善家和熱忱的愛國者。鄭氏於澳門的故居――“鄭家大屋"編纂的《盛世危言》為中國近代思想巨著,先...